借具体事例试阐几条维基百科关注度标准

作为一个维基人,我很不愿意看到这种问题的大量出现,因为他们的答案只有一个——因为符合关注度标准,故收录。一百个一千个此类问题都只有这一个答案。

维基百科关注度标准摘录:

如果一个主题得到了可靠来源的有效介绍,而且这些来源独立于主题实体,则可假定该主题或符合独立条目的收录标准。
“有效介绍”,意味着相关之来源直接、详细地讲解了主题的实体,编者无需通过原创研究来发掘条目的内容。有效介绍要比顺带提及深入,但可能会较专门阐述浅显一些。
“可靠”,意味着来源资料应具备编辑可信度,应经得起依照可靠来源指引对关注度进行的可供查证性评定。这里的来源包括以任何形式和媒介发表的作品与材料。通过第二手来源的数量,可比较好地判断关注度。
“来源”需满足关注度要求,必须是第二手来源(二次文献),因为它们能为主题是否受关注提供最为客观的证据。可靠来源的数量与种类应依赖于描述的深入程度以及来源的品质。一般而言,多方来源会更受欢迎。
“独立于主题实体”,要排除下列与主题实体有关联之人发布的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):自我宣传、广告、自身发表的个人出版物、自传、新闻稿等。
“假定”,意味着可靠来源的有效介绍只构成必要条件,而不能保证某主题一定能被收入维基百科。即使某个主题符合上述标准,编者们也有可能达成共识,认为不应该为其另立一篇条目。例如,当条目违反维基百科不是什么方针的时候。
一个被共识认为符合本标准的主题,通常都拥有关注价值,并且符合成为百科全书独立条目的标准。如果可查证的事实和内容无法由多方来源提供支持,那么将它们并入另一篇条目中可能更为适宜。

解释几条。

  • “无需通过原创研究”发掘内容,意即不需要编者自己脱离文献凭空想出一些文字——更有甚者是瞎编,而是基于已有的可靠来源形容对应事物。
  • “来源资料应具备编辑可信度”,意即不是知乎或者某某论坛里对骂中冒出“你国”一词,这个对骂记录的链接就可以成为供佐证的来源。而媒体报道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。

我曾尝试举报过这个问题,知乎并未采纳,也许审核者也觉得这是件稀奇事。因为习惯了咱本土的百度百科没有标准的收录标准,于是事事都要揣测一番个中有何深意吧。